林下辘轳迟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著名诗句。这句诗出自王建的《秋思》一诗,全诗如下: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在这首诗中,“林下辘轳迟”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、幽美的秋日山林景象。下面,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句诗的背景、意义以及作者王建的相关情况。
一、背景
王建(约766年—831年),字仲初,唐代诗人。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颖好学,才情横溢。王建的诗作以清新脱俗、意境深远著称,被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他的诗作内容广泛,涉及山水、田园、边塞、宫阙等多个方面。
《秋思》一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,当时王建在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市)任职。这首诗以秋日山林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二、意义
“林下辘轳迟”一句,描绘了一幅宁静、幽美的秋日山林景象。这里的“林下”指的是山林之中,而“辘轳”则是一种古老的井水提取工具。这句诗意味着在秋日的山林中,人们悠闲地使用辘轳提水,享受着宁静的生活。
这句诗的意义在于:
1.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幽美生活的向往。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人们渴望回归自然,享受宁静的生活。
2. 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。在唐代,农业生产发达,人民生活富足,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。
3. 借景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在宁静、幽美的山林中,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三、王建的相关情况
王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,他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以下是一些关于王建的相关情况:
1. 王建的诗歌创作生涯始于唐德宗贞元年间,至唐宪宗元和年间达到顶峰。
2. 王建的诗歌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、田园、边塞、宫阙等,其中以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。
3. 王建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
4. 王建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、刘禹锡等交好,共同倡导“新乐府运动”。
相关问答
1. “林下辘轳迟”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?
答: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建。
2. “林下辘轳迟”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?
答: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、幽美的秋日山林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幽美生活的向往。
3. 王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
答:王建是唐代诗人。
4. 王建的诗歌风格有何特点?
答:王建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
5. 王建与哪些唐代诗人交好?
答:王建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、刘禹锡等交好。